有关工作方案范文集锦6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工作方案 篇1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增加种业投入,强化监管,确保玉米种子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快速提升我市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制种玉米生产基地,加快市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
2、基本思路。
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基地建设要求,以“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做精产业、做大市场、打造州市一体化种联网”为抓手,以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科技资源、优势项目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重大措施,通过配套完善种子监管服务体系、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工程、基地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新品种培育创新工程,即“二大体系、四大工程”配套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基地制种模式,全面实现市制种玉米基地机械化,制种玉米品种筛选与良种繁育技术集成应用、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良种产业化与企业创新能力、公共监管服务与农业综合信息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采用“先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的建设思路,构建大田玉米制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物联网在制种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提高玉米种子田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州市一体玉米种联网。同时,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努力形成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并加快构建新型种业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加工体系、储备体系和营销体系,持续改善制种环境秩序,努力将市建设成以“种业生产现代化、种子产品品牌化、种子交易便捷化、龙头企业国际化、信息对接无缝化”为特征的全国一流制种基地,逐步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3、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与合作社主体的原则。
政府要在种业总体规划与布局、发展政策扶持、资金整合、行业整合、质量监管、市场秩序维护、搭建发展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种业龙头企业和制种合作社要在产业转型与升级、贯通种子产业链、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2)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与国家和自治区种业全局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项目实施要贯彻国务院有关种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并做好和《全国新增xx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全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全国农作物种子工程规划》及地方重大规划的有效衔接,合理确定基地规模、布局、建设内容和资金来源。
(3)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技术集成创新的原则。
以基地建设、种业发展为契机,充分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资源充分释放潜力、智力资源充分施展才华、技术红利充分展现提供广阔舞台,特别是在良种繁育、生产技术、农机农艺结合、农技推广、人才培养与专业培训等领域,要更加注重发挥院校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4)坚持企业与合作社(基地)双赢的原则。
构建理顺企业和合作社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做到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有机结合,发挥企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企业和合作社双赢,促进种子产业良性循环。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根据我市优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较缺乏的现状,基地建设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基地建设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标准、灌溉制度、灌溉定额的确定及农田防护林建设都要严格服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确保基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xx年,建成“四化”玉米种子制种基地15万亩,力争保证全国xx%以上玉米用种需求。企业、合作社与基地合作关系长期相对稳定,xx%的基地面积采用“企业+合作社(或制种村)+农户”的生产模式,田间管理和收获的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x%以上,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子加工质量达国标一级。初步实现玉米制种产田“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打造州市一体玉米种联网,促进种业信息对接无缝化,引领市乃至自治区农业信息化产业升级。
1、通过项目实施,建立xx亩玉米新品种种质改良、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筛选高产、耐密、多抗,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xx——xx个。配套建设玉米原原种及原种繁育田xx亩,年生产原原种及原种zz吨,质量达国标一级。集成机械化精播保苗关键技术xx——xx项,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xx——xx项;密植高产水肥调控技术xx——xx项;并形成玉米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所需的亲本保纯、有效隔离标准与生产技术等地方技术标准或规程xx——xx项。
2、通过项目实施,企业玉米种子年销售额达xx亿元,纯利润达到xx万元;三年累计销售达xx亿元以上,纯利润xx亿元以上。企业种子生产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以上。种子质量指标高于国标xx的要求;种子包装符合国标xx和农作物种子标签符合xx的要求;种子的贮藏符合国标xx的规定。
3、项目实施过程中,修订完善标准化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种子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幅增加玉米制种监测信息网络覆盖范围,智能化节水灌溉应用面积达到xx万亩以上,实现农机作业质量监控与服务系统应用全覆盖。
4、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年销售收入在xx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作物玉米种业集团1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种子生产核心企业xx家。争创玉米种子名牌xx——xx个。
5、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培训企业专门人才xx人次以上,培养企业育种人才xx——xx名;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xx名;建立玉米机械制种、种植、加工技术培训体系,累计培训农民xx万人次,市、乡、村技术人员xx人次。
三、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实施地点:
市各制种玉米生产乡镇、生产经营单位(含农业科技园区)
(二)建设内容。
1、种子执法监督体系:
建设县乡两级三类执法监测中心(站),监管范围覆盖全市。其中:建设县级种子执法监测中心xx个,乡镇种子执法监测站xx个。
2、种子检验检测体系:
购置各类仪器设备,完成检测任务,达检测标准。
3、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工程:
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机装备的前提下,基地需要补充部分关键制种农机装备。同时,建成xx个高标 ……此处隐藏10800个字……试题的关联度和难易度,科学组合,合理搭配。
制卷工作由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负责。
五、考点设置
(一)考点设置原则
实验技能考试考点学校需要达到《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xx)和《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5-20xx)规定,建有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并且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颁布的“四个教育行业标准”“基本”类配备要求。不具备设置考点条件的学校,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其考生到就近考点参加考试。
(二)考点具备条件
1、学校实验室水、电、通风、消防等设施齐全,实验仪器、药品、器材能满足实验技能考试需要。
2、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具有上岗资格证书。
3、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设备、仪器器材、药品耗材管理规范。
4、学校实验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全实验课程。
(三)考点组织管理及工作人员
考点设主考1人,乡(镇、办事处)考点学校由中心学校校长担任,市直学校考点由考点学校校长担任,领导和组织本考点考务工作;设副主考2人,由县(市)区实验技能考试小组组长和考点学校副校长(乡(镇、办事处)考点学校校长)担任,协助主考开展考务工作。
考点配备如下工作人员:司铃1人,负责发出考试开始及终止信号;实验室管理人员2-3人,负责准备、补充、调换实验器材及药品;领考员若干名,负责引导考生进入考室,掌握考生缺考情况;医务人员1名,负责对考生突发疾病进行救护;保卫人员1名,负责维持考点秩序和安全保卫工作。
考点设置由市教育局负责审定,审定情况与《襄阳市20xx年中考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设置情况汇总表》(附件)于4月1日前报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备案。
六、考点布置
1、考点布置规范,环境整洁、安静,周围无噪音干扰,安全保卫条件好。在学校门口悬挂“20xx年襄阳市中考实验技能考试XXX中学考点”横幅,考场(实验室)里黑板上书写或张贴“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沉着冷静、精心操作”标语。
2、考点设置考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考试的组织、管理、后勤、安全、卫生和保障工作。
3、考点设置考生备考室、点名抽签处、医务室、饮水处、存车处等服务设施,并有明显标志。
4、考点在醒目位置设立考务信息栏,张贴考室安排示意图、《考生须知》、《考生违纪行为处罚规定》等信息。
5、考点要实行封闭管理,在考场(实验室)周围设立警戒区,并设有明显标识,在一楼设置考场(实验室)的,要在5米以外设置警戒线。
七、考试时间
全市考试统一时间为20xx年4月21日-23日。
上午8:00点开考,12:00点结束;
下午14:00点开考,18:00点结束。
八、考务工作
(一)考试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工作由市电化教育站具体负责,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二)监考小组人员组成。以县(市)区为单位抽调物理、化学、生物教师(教研人员)组成若干监考小组,到考点进行监考评分。
每个监考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安排、管理监考评分教师;组织协调监考评分工作;负责试卷、试题的保密安全工作;担任考点副主考,参与考点考务工作的领导,协助主考抓好有关工作。
每名教师最多同时负责4名考生的监考评分工作。
(三)试题编组。考试试题共计六套,分别为试题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对应4月21日、22日、23日上午和下午考试。每半天使用同一套试题。每套试题含物理、化学、生物各一个题目,每名考生需要单独操作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实验题目。
(四)分组与抽签。考前,各考点根据考试人数、考场(实验室)数以及实验室仪器、药品配置情况,将考生划分为若干大组(每半天参加考试人数为一大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每大组考试题号和考试时间。
(五)考场设置。每个考场(实验室)设12个考试实验台(桌),物理、化学、生物各4个。每场同时安排12名考生参加考试,按照四纵三横模式摆放。每个实验台(桌)前后、左右应保持适当距离,便于考生操作和教师监考评分。
(六)成绩评定。试题满分为30分,其中物理、化学、生物题目各10分,包括若干个操作步骤和相应的分值,监考评分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细则,观察判断考生操作步骤规范程度和实验结果,现场评定考生分数,并签名。
(七)成绩登录。成绩登记表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留存,分别供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和教育考试管理部门使用;第三份于5月29日前报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襄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汇总全市考生成绩,按规定确定A、B、C、D、E五个等级,送襄阳市教育考试院。
九、监考培训
1、监考评分教师选派。各地在选派监考评分教师时,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监考评分教师要由思想过硬,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理科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担任。选派监考评分教师要实行回避制度。
2、监考评分教师及考务工作人员培训。必须接受业务和纪律两个方面培训,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培训注意考虑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重点把握每个操作步骤的规范程度,熟练掌握评分标准,评价评定成绩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十、考风考纪与试卷保密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考实验技能考试工作,要求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正面引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考试工作纪律教育,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
试卷保密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接运试卷必须做到专人、专车;试卷必须进入保密室保管;试卷保管值班人员必须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工作认真负责;试卷进入保密室、领出和回收必须执行规定程序,办理规定手续。
对发生考风考纪问题和试卷保密问题的考点学校和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处理。对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点学校,取消其考点设置资格,两年内不得设置考点。
十一、考试收费
依据湖北省物价局、财政厅鄂价费规【20xx】215号,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鄂考院【20xx】1号,襄阳市教育考试院襄教考【20xx】8号等文件,中考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收费标准为15元/生。
十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实验技能考试工作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老河口市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李勇同志任组长,冯勇同志任副组长,蔡玉俊、任喜才、刘福礼、张立红、邱洪武、李红兵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邱洪武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市电化教育站,具体负责考试的安排、组织、协调、考务和考纪工作。各中心学校(市属初中)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考试工作的领导,严密组织,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平稳、正常进行。考试期间,市教育局派巡视组,对各考点中考实验技能考试工作进行巡查。
文档为doc格式